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生活 >> 详情
环球时讯:重要的心理学派别
来源: 哔哩哔哩      时间:2023-07-06 00:13:15

一、构造主义

代表人物:冯特、铁钦纳

研究对象:直接经验,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


(资料图)

主要观点: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,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、表象和情感三种元素。感觉是知觉的元素,表象是观念的元素,而情感是情绪的元素。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。

研究方法:实验内省法

历史评价:贡献:构造主义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,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,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。

局限:研究内容狭窄,脱离实际。内省法过于主观,重复性差,许多高级心理现象难以通过内省法进行研究。

二、机能主义

代表人物:詹姆斯、杜威和安吉尔

研究对象:意识,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

主要观点: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,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,而看成是川流不息的过程。强调意识的作用与机能,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。

研究方法:内省法、实验法、观察法等

历史评价:贡献: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进程。

局限:对其他学派的排斥。

三、行为主义

代表人物:华生、斯金纳和班杜拉

研究对象:行为

主要观点: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可以被他人观察到的外显行为,而不是看不见、摸不着、无法客观研究的意识;认为行为不是由遗传决定的,而是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学习的结果。因此环境因素可以制约学习过程,使个体的目标行为产生、发展和变化。

研究方法:实验法

历史评价:贡献:行为主义强调用客观方法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,这对心理学走上科学的道路有积极作用。

局限:主张过于极端,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,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,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。

四、格式塔心理学

代表人物:韦特海默、苛勒、卡夫卡

研究对象:意识、认知现象

主要观点: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成元素,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、一种组织的意义。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、各种元素的总和;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;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,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。

研究方法:实验法

历史评价: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论,但基本观点是正确的;其对于知觉、学习及思维等的研究成果至今具有积极意义。

五、精神分析学派

代表人物:弗洛伊德、荣格、阿德勒

研究对象:无意识

主要观点: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,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的现象。精神分析学说认为,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,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。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,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。

研究方法:自由联想、梦的解析、催眠疗法

历史评价:贡献: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

局限: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,并且把它与意识的作用对立起来。早期理论具有泛性主义的特点。

六、认知心理学

代表人物:皮亚杰、奈塞尔、纽维尔和西蒙

研究对象:主要包括感知觉、表象、学习记忆、思维和言语等的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,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等信息加工过程。

主要观点: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,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,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、积极的有机体。在他们看来,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。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,但它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、储存和操作,并进而影响人类的行为的。

研究方法:反应时记录法、口语报告法、计算机模拟等。

历史评价: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相信,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脑机制,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,才能真正揭示脑的秘密,了解人的心理功能的特点。在21世纪,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。

七、人本主义心理学

代表人物:马斯洛、罗杰斯

研究对象:人格

主要观点:人本主义心理学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,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、善良的,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,并为实现这些欲望挣扎的野兽;相信人都是单独存在的,认为心理学家应该对人进行单个的测量。人有自由意志,有自我实现的需要。因此,只要有适当的环境,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。

研究方法:没有具体、统一的研究方法,更多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

历史评价:贡献: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去研究人性,冲淡了心理学纯科学的色彩,被誉为心理学的“第三势力”。

局限: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主张还带有纲领的性质,对自己所使用的名词缺乏明确的定义,也没有具体说明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,因而使他们的理论难以得到检验。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