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生活 >> 详情
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①|装了摄像头,依然有居民乱扔垃圾怎么办?
来源: 新闻晨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23 04:25:11
天气炎热,楼下、窗前的绿化带上堆满了生活垃圾,这让住在一楼二楼的居民如何安心开窗?近日,新闻晨报·周到帮办分别接到徐汇、浦东两个小区的居民反映,即便小区的垃圾投放点位就在一两百米之外,总有个别居民随手将垃圾扔在楼下绿化带上,难闻的气味和滋生的蚊虫让人苦不堪言。
00:38
▲华欣家园小区装了摄像头依然有居民乱扔垃圾

反映:乱扔垃圾堆成“小山”

今年以来,马先生几乎每次出门、回家都会因为门口的一堆垃圾而影响心情。

家住徐汇区华欣家园的马先生租住在小区109号楼1楼已经3年多了,但是从今年初开始,他发现有人开始在他家门口的绿化带上堆放垃圾,而且数量不在少数。

马先生直言,小区有固定的垃圾桶点位,离自己这栋楼并不远,他不明白为什么要把垃圾扔在绿化带里。


(资料图片)

最让马先生无奈的是,他家住在一楼,而被扔垃圾的绿化带就在他家窗户下面,难闻的气味、激增的蚊虫,都让他苦不堪言。

▲绿化带里张贴着禁止扔垃圾的告示

有几次,马先生当场碰到过乱扔垃圾的居民,实在看不下去的他忍不住质问对方,为什么要乱扔垃圾?没想到,却遭到了对方的无视,“扔完垃圾后就匆匆走开了”。

马先生说,乱扔垃圾的人有年轻人,也有老年人,有几次他还碰到小朋友拎着垃圾来扔。在马先生看来,这肯定是家里大人让小朋友来扔垃圾,如此教育方式,实在让人难以理解。

无独有偶,在浦东新区听悦路960弄民乐城惠益新苑北苑小区,家住14号楼的居民朱先生也碰到了类似问题。

01:15
▲民乐城惠益新苑北苑小区乱扔垃圾堆成“小山”

朱先生家住2楼,在他们楼下绿化带的一个角落里,每天都能看见这里堆着一堆生活垃圾,直到每天晚上到达“峰值”,堆成“小山”一般的模样。

朱先生说,这些垃圾基本都是14号楼居民扔的,有人是早晨上班顺手扔的,有人是晚上吃完饭出门顺手扔的,直到第二天清晨才有清洁工来收走,然后反复循环。

随着天气变热,蚊虫和臭味愈发严重,这对住在低楼层的居民来说,实在难以忍受。

有时候,朱先生家的小区里还会有拾荒的人来到楼下,将一袋袋垃圾翻开抖出,一些湿垃圾就浸在泥土里,更加容易孳生蚊虫。

无论是马先生还是朱先生,他们都曾多次向12345市民热线反映过乱扔垃圾的情况,但几乎没任何改善。无奈之下,两位居民分别找到新闻晨报·周到帮办栏目,希望通过媒体呼吁,早日解决这一困扰他们的问题。

▲堆成小山的各类垃圾

现场:十分钟被叮数个蚊子包

针对两位居民反映的乱扔垃圾情况,周到帮办记者于近日分别走访了这两个小区。

在徐汇区华欣家园109号楼旁边,一块没有长草的绿化带上,零散地堆放着一些果皮纸屑,可能是因为有湿垃圾的缘故,这一小块土地的颜色相较于周围更深,也更加湿润。

在这些果皮纸屑上,有许多蚊虫一直在来回飞动。记者穿着短袖短裤,在这块绿化带旁边与马先生交流了十多分钟,手臂和小腿被叮了多个蚊子包。

▲瓜果皮、废纸散落在地上

讽刺的是,这块绿化带上还竖立着一块宣传牌,上面写着“请勿随地扔垃圾”。记者实地测量了一下,从这块绿化带走到小区固定的垃圾投放点,仅花了两分钟不到的时间,距离不过一两百米。

马先生表示,当他看见有小朋友将垃圾扔在路边后,他借机教育起自己刚上幼儿园的孩子,“告诉他乱扔垃圾不可取”。

▲“请勿随地扔垃圾”的提示牌下散落着垃圾

在浦东新区民乐城惠益新苑北苑,固定垃圾投放点位同样距离朱先生住的14号楼不远,只有短短100米的距离。

当天下午2点,记者在14号楼下并未看到有垃圾堆放。在楼下这块绿化带的空地上,同样竖着一块标牌,写着“垃圾请统一送到垃圾房,请勿在此乱扔垃圾”。同时,标牌上还挂着一个喇叭,不间断地在播放“请勿在此乱扔垃圾”。

▲民乐城惠益新苑北苑的温馨提示

家住14号楼1楼的李女士告诉记者,她平时喜欢开着大门吹风,还特地安装了纱门,但是因为有人乱扔垃圾,导致吹进屋子里的风有一股酸臭味,十分难闻。

一位保洁阿姨直言,14号楼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地方,虽然其他楼栋偶尔会有乱扔垃圾的情况,但14号楼几乎每天都有,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那边巡逻一趟,带走一些垃圾。

“我们晚上六七点下班,到第二天早晨6点又扔一堆了。”保洁阿姨无奈地说道。

▲监控拍下了乱扔垃圾的居民

无奈:装了摄像头依然乱扔

为何乱扔垃圾屡禁不止?相关部门又做了哪些工作呢?针对这些问题,周到帮办记者分别采访了这两个小区的物业和居委。

华欣家园的居委书记郁先生告诉记者,乱扔垃圾的这部分居民其实就是“图个方便”。自从上海实行垃圾分类以来,华欣家园设置了多个固定的垃圾投放点位,但有些居民因为习惯问题,一直扔在绿化带里。

郁书记表示,他们曾在马先生居住的109号楼附近加设过垃圾桶,但放置一段时间后,附近有居民提出了反对意见,最终只能撤走垃圾桶。

如今,对于居委和物业而言,只能让小区保洁人员增加巡逻频次,增加109号楼附近垃圾清运的频次,确保这块绿化带的整洁。

郁书记强调,为解决这一困扰小区居民的问题,该小区还特地在109号楼旁边加装了监控,“以前不知道是谁扔的垃圾,今后监控拍到乱扔垃圾的居民后,居委和物业工作人员将会第一时间上门劝阻”。

在乱扔垃圾的绿化带里安装监控,同样也是浦东新区民乐城惠益新苑北苑的“终极大招”。

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夏女士表示,他们曾把乱扔垃圾的居民照片拍下来,打印后张贴在小区14号楼入口处,对部分在意自身形象的居民而言有一定效果,但“仍有部分居民依旧我行我素”。

夏女士直言,小区原本的固定垃圾点位距离14号楼较远,为了方便居民扔垃圾,物业在距离14号楼100米左右的位置新增了一个垃圾投放点,没想到依然有人乱扔垃圾。

“我们也没有执法权,确实能做的都做了。”夏女士无奈地说道。

▲被保洁员重点关注的14号楼

疑惑:城管执法部门在干什么?

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实施以来,垃圾分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。今年5月至7月,市人大常委会在连续四年开展生活垃圾管理监督检查基础上,对条例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。

执法检查组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,本市四级人大代表对《条例》实施情况满意率为88.2%,2019年以来在住建部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中,上海始终名列前茅,2021年11月底起本市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。

总体而言,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,但短板依然存在:有的住宅小区垃圾混投有所反弹,分类质量有所下降,小包垃圾乱丢比较突出,有的居民分类习惯养成还未得到完全巩固。

《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规定,个人将有害垃圾与可回收物、湿垃圾、干垃圾混合投放,或者将湿垃圾与可回收物、干垃圾混合投放的,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;拒不改正的,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。

调查问卷显示,对违反垃圾分类的个人处罚案例较少,法律威慑不足,市民感知度不明显。

以浦东新区民乐城惠益新苑北苑为例,如果在离居民楼100米的位置新增了垃圾投放点,还安装了监控设施,依然有个别人“我行我素乱扔垃圾”,其他居民不免会有疑惑:城管执法部门究竟在干什么?

毕竟,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,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。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